随着上市银行年报陆续披露,银行理财子公司(简称“理财子”)2023年度“成绩单”逐渐浮现。从已披露数据的15家理财子资管规模看,股份行理财子保持较强增长动能,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暂居前三位,分别为2.55万亿元、2.26万亿元和1.67万亿元。整体看行业分化延续,国有行理财子波动幅度较大,
招商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尽管招银理财的资管规模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依然以2.55万亿元的资管规模位居行业第一。另两家股份行理财子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紧随其后,资管规模分别为2.26万亿元、1.67万亿元。
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和平安理财等七家资管规模也均超万亿元,分别为1.63万亿元、1.61万亿元、1.59万亿元、1.50万亿元、1.31万亿元、1.23万亿元和1.01万亿元。其中,平安理财规模同比大增14.2%,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
整体看,银行理财行业分化延续。中金公司指出,股份行理财子整体保持较强增长动能,尤其是母行财富管理生态建设领先、投研能力构建相对完善、跨行代销布局积极的理财机构;2023年全年,股份行理财子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4.3%。国有大行普遍更重视存款端的规模增长,其理财子规模增长承压,仅有部分大行理财机构依靠更稳健的产品净值表现以及更积极的跨行代销布局,使得管理规模保持相对稳定;2023年国有行理财子资产管理规模同比降低11.4%。中金公司预计江浙地区理财子保持良好成长性,主要由于其优质非标、信用债布局能力较强,同时本地居民财富增长相对较快。
“总的来说,2023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展现出强劲的韧性,通过各方面的调整和优化,逐渐迈向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普益标准分析称,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主要呈现几个特点:整体上,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初期大幅度规模下跌后,于二季度开始逐步展现出复苏和稳健增长的态势;机构类型上,国有理财机构波动幅度较大,股份理财机构和区域理财机构则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稳定性;产品类型上,固收类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均先降后升,风险相对较高的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均有所下滑,部分机构加强了对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探索;竞争格局上,中小银行在加速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逐渐从理财产品发行市场退出。
在“双碳”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不断加大ESG投资实践,通过发行ESG主题策略产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为企业绿色转型以及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工银理财持续强化绿色金融前瞻研究,深入研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把握绿色金融及ESG投资总体方向,不断加大绿色金融投资力度。截至2023年末,工银理财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增长超60%,在工银理财信用债投资中占比进一步提升,高于信用债市场绿色债券占比。此外,2023年工银理财共有3只ESG主题理财产品稳健运营,通过持续培育兼顾长期业绩和绿色责任的理财产品,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引入了长期稳定资金。
交银理财2023年新发ESG主题策略产品4只,规模合计48亿元,截至2023年末,存量ESG主题策略产品总规模合计63.8亿元。从产品形态上看,公司ESG主题策略产品覆盖了封闭式与开放式,满足客户不同流动性与收益要求,引导投资者树立绿色低碳投资理念。在债券投资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ESG绿色相关债券投资余额127.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47%。
农银理财去年新增绿色债券投资26只,2023年末余额71.55亿元;持续推出ESG主题理财产品,2023年新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26只,年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共50只,规模368.83亿元。
北银理财通过推出绿色发展风险平价指数、创新绿色理财产品,为投资者配置绿色主题资产,引导投资者参与绿色项目投资。在“京华汇盈碳中和京品”定开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京华远见绿色发展京品”定开系列产品,丰富ESG理财产品线只ESG理财产品,规模共计13.72亿元。
此外,2023年,平安理财投资ESG及绿色金融资产超490亿元;招银理财累计发行4只ESG概念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7.30亿元;兴银理财ESG理财与绿色理财产品发行量达2332亿元,其中绿色理财产品发行量为795亿元;中银理财存续绿色金融主题产品17只,产品累计规模为513.71亿元;中邮理财发行2只ESG主题理财产品。
回望2023年,银行理财降费现象明显。多家机构推出限时降低产品费率的活动,部分产品的固定投资管理费率甚至下调至0%,力求通过提高产品的实际收益吸引更多投资者,推动规模的迅速增长。
联合智评数据显示,2023年,理财公司发行产品的平均固定费率同比下降0.056%/年至0.323%/年,平均固定管理费率同比下降0.033%/年;平均销售费率同比下降0.022%/年。“进入2023年,发行机构格局逐步稳定,不同梯队之间差距扩大,集中度维持高位。理财产品结构趋同,少数创新产品的发行对理财市场整体格局的影响并不明显,对标机构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该机构表示。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着力在产品研发、渠道布局、投资者交互等领域进行创新。
例如,工银理财丰富理财产品货架,提供多元投资选择。深刻把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发布“稳鑫智远”产品体系,提升业绩稳、回撤小、体验好的低风险等级产品占比,创新推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大湾区等主题产品,同业首批落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平安理财深化渠道经营,一方面融入平安银行经营场景,通过“灵活宝”等理财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加强与同业银行的代销合作,2023年末,平安理财已与超40家同业银行合作开展代销业务,代销余额超3400亿元。
兴银理财强化产品供销适配,加大低波稳健产品发行,依托集团协同优势,把握“五大新赛道”资产红利,对标海内外先进同业,加快战略性创新产品布局。投研端,在全市场、全品种投资目标下,依托“区域+行业”策略,深化基本面前瞻性研究,加强投研科技系统建设,通过研究工具数据化、数据标准化建设打造适应理财大体量资金投资的平台化、工业化、专业化现代投研体系。产品端,在“八大核心、三大特色”产品体系基础上,搭建量化多类型产品线,发行“固收+优先股”等低波含权理财,持续完善主流策略产品线,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47个百分点至99.05%。
渝农商理财则围绕国家战略创设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个特色品牌,结合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明确稳健微波、稳健低波和稳中求进等产品标签,形成了风格稳健、分层合理的“3+5+N”产品体系,初步实现“客户有分类、产品有分层、服务有分级”的立体化产品架构,精准匹配客户投资需求。同时,持续完善投研驱动机制,深耕固收领域、探索创新资产,构建起覆盖宏观、行业、策略、资产等多维视角的投研体系。
联合智评认为,从理财市场来看,在经历了2022年净值大幅回撤、“赎回潮”之后,理财公司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成为理财公司发展的重要课题。中金公司表示,预计理财行业将呈现筑底复苏态势,头部理财机构有望依靠逐步成熟的投研能力、多元化的渠道布局以及更灵活的市场化体系在中长期构建行业护城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求证:北京一楼盘“买一送一”? 楼盘销售:仅限于部分房源,且需要全款支付
两部门: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 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产能储备